首页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为城市点亮不熄的文化之光(人文茶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0 09:24:00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和平公园里的和平书院,是上海首个24小时城市公园图书馆,自去年开业以来,迅速成为居民喜爱的“城市会客厅”,日均服务读者超4000人次。“灯火不熄,夜读不止”,从子夜到清晨,它都是这个都市里一盏温暖的灯。

从2014年国内首家24小时书店在北京正式营业开始,24小时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线城市普遍拥有24小时书店,全国范围内至少有上百家书店24小时营业,无人智慧书店和24小时自助图书馆也已屡见不鲜。这些在深夜里依然灯火通明的书店和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难得的夜读机会,为爱书人打造了静谧的阅读空间,被誉为城市的“文化之光”。

24小时书店不熄的灯光是城市人文精神的体现,是城市文化活力的表征,是城市文化形象的标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的人文精神不仅仅体现在拥有多少宏伟气派的文化设施,更体现在以人为本,尊重和容纳多样性、多元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所有人都能在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这样的城市给人以温暖和力量,是滋养生命、抚慰心灵的地方。“夜猫子”也许是少数,但他们的文化需求同样值得被看见、被满足。

文化的脉动日夜不息,夜间活动的活跃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特征之一。适应这种趋势,夜间开放的文化设施或文化活动如夜游博物馆、文化夜校等越来越多,大受欢迎。漫漫长夜,心静神宁,正是精神文化之旅悄然开展的良辰。特别是在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里,能静下来耐心读本书不容易。24小时书店,实证了城市的文化活力,不以昼夜为易。

“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人如此,对城市亦然。一家高品质的书店往往会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而只有阅读人口足够多,才能支撑书店特别是24小时书店长期运营,书店的灯光无声地映射出城市的文化素养和精神追求。

书香是一种氛围,24小时书店有益于培育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有益于厚植城市文化底蕴,因此其生存发展应该得到重视和支持。24小时书店要长期生存下去,需要政府、社会和书店三方合力。和平书院从建设之初就在探索政府与社会力量如何携手共建公共文化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最终确定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力量负责书院的日常运营。青岛如是书店等探索多元化经营,除销售图书之外,还增加了品牌活动、特色文创。老牌的新华书店如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浙江新华书店等也推出了特色鲜明的24小时书店。在书店生存普遍不易的当下,政府、社会和书店合力坚守,体现了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这是读者之福,也是国家之福。

文化之光,照亮前途。当疲惫的旅人在风雪之夜看到远处驿站的亮灯,当穿越惊涛骇浪的水手望见地平线上伫立的灯塔,当饥肠辘辘的打工者看到仍在营业的深夜食堂,他们心中涌起的一定是安慰、放松乃至希望。书店之于读者亦如是。愿24小时书店为城市点亮不熄的文化之光。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0日 07 版)

张贺

相关文章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和平公园里的和平书院,是上海首个24小时城市公园图书馆,自去年开业以来,迅速成为居民喜爱的“城市会客厅”,日均服务读者超4000人次。“灯火不熄,夜读不止”,从子夜到清晨,它都是这个都市里一盏温暖的灯。从2014年国内首家24小时书店在北京正式营业开始,24小时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
7月26日,占地33万平方米的“肆季南河”岸线公园在雨中盛装亮相,为期37天的“伊通河岸生活节”也随之拉开帷幕。这座以“一河两岸三桥”为脉络的长春首个滨河城市文旅商综合体,亮相首日便在湿润的空气中铺展“都市轻旅游微度假”的生动画卷——雨洗后的粉色沙浪中翻涌着欢声笑语,百米水幕上映着璀璨星河,数万市民
红网时刻新闻7月28日讯(通讯员 黄欣 袁利华)7月26日上午,第十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作品五人联展在资兴市东江湖摄影艺术馆开展。此次展览由资兴市人民政府、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主办,资兴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资兴市东江湖摄影艺术馆承办,将持续至9月26日,为期两个月。中国摄影金
愿将青春作笔 共绘英雄城新天  南昌新闻网讯 赣江水暖映初心,滕阁风清沐古韵。 “万名学子走进南昌”活动中,青年才俊沉醉英雄城怀抱:政策春风拂过心田,新“人才10条”播撒希望;红色血脉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澎湃,千年文脉于滕王阁飞檐间低语;光影流转,“洪城拍客”的镜头定格赣江生态画廊。当首批活动行程落
7月22日,承载着厚重城市记忆的“老北市旧忆”摄影展在沈阳市城市规划展示馆三楼临展厅正式开展。此次摄影展旨在以光影作品的展示,积极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展现沈阳城市更新的建设风貌。展览现场近70幅纪实影像,生动展现了沈阳老北市从“老贫旧”到城市文化坐标的变迁轨迹,在光影流转间,展现城市更新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