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华社:混迹直播间的“假洋牌”缘何屡屡得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7 18:02:00    

近日,某电商直播间伪进口奶粉乱象被曝光,揭开直播间兜售“假洋牌”灰色产业链。直播间里主播用精心准备的话术吆喝鼓动,让许多消费者防不胜防、掉入消费陷阱。

记者调查发现,从伪造海外认证到境内工厂生产,从勾兑劣质原料到“碰瓷”大牌商标,主要成分为燕麦粉的方便食品被包装成高端“进口奶粉”,以“海外直邮”“网红品牌”等噱头,在直播间被堂而皇之售卖,以低廉成本获取高额利润。

直播间里的“假洋牌”为何屡屡得手?究其根源,这些商家和主播利用了消费者对进口商品品质的信任,拿准了普通消费者对海外渠道了解较少的信息差,加之直播间里主播对产品名称、商标等信息含糊其辞,编造信息、违规夸大功效。如此“售假连环套”让消费者难以辨别真假,不仅遭受经济损失,更可能因食用劣质食品影响身心健康。

“假洋牌”能混迹于直播间,说到底还是监管出了漏洞。近些年,从“假洋牌”渗入农村消费市场,到保健品市场和家居建材市场打假“假洋牌”,消费者苦“假洋牌”久矣。“假洋牌”监管必须无死角,应以雷霆手段施以重击。

要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填补相关监管盲区。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压实平台企业的主体责任,强化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置,释放出严监管的明确信号。

此外,平台要建立健全直播营销行为管理规范,完善风险识别模型,强化对平台内直播间及主播经营活动的动态监测,及时处置直播营销中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容忍某些“假洋牌”换个马甲就溜之大吉。

真正品质过硬的产品不需要通过“留洋”镀金,买来“百年老店”的招牌不如从一砖一瓦开始积累。要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靠“贴牌忽悠”挣快钱的时代早已过去,唯有放下身份焦虑、抛弃短视思维,以真品质、真技术、真服务赢得消费者,才能行稳致远。

原标题:《新华社:混迹直播间的“假洋牌”缘何屡屡得手?》

栏目主编:孙欣祺 文字编辑:夏徐寅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新华社

相关文章

内容提要:7月25日下午,“供享村社”的直播间又热闹起来,主播赵志雯在镜头前热情讲解,弹幕不停滚动,点赞气泡闪烁,短短1小时,天津麻酱鸡蛋、云南红糖、河北香油等乡土好物,成交200多单,销售额超过5000元。而直播间外,居民们在社区里就能买到“供享村社”提供的“田间直达”的蔬菜。  7月25日下午,
26日上午,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启动,这是世运会历史上首次举行火炬传递。记者:萧永航 尹恒 杨华 刘海编导:邓驰旻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与夏季一同到来的,还有“打工人”被轻食占领的餐桌。在行业受到消费者密集关注的当下,站在超100家门店基础上,超级碗通过强调“中式”基因,宣布品牌全新升级。近日,据FOODBOWL超级碗微信服务号,成立十周年之际,品牌升级正式焕新,开启“中国风味热烹轻食”,从食材中汲取灵感,超级碗新logo也应运而生
近日,黑龙江福彩与茶饮品牌700cc联合推出的“快乐”茶饮“8”跨界营销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场别开生面的夏日狂欢,将清爽茶饮与幸运彩票完美碰撞,为冰城消费者带来“1+1>2”的快乐体验。本次活动开创性地采用“彩票+茶饮”的跨界营销模式,精准触达年轻消费群体。活动期间,将投放总价值35万元的购彩代金券
去年,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文提出:支持菜市场标准化改造,提升设施环境,扩大净菜销售。眼下,全国各地菜市场纷纷做出新尝试,掀起了菜市场“焕新潮”。记者在观察中发现,如今很多老牌菜市场正通过空间创新、业态升级、文化融合等转型方式圈粉年轻人。眼下正值暑期,位于北京市的崇文门菜市场推出了户外消夏夜市。作为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