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生态保护成效显著!中华穿山甲首现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20:07:00    

记者从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了解到,近日,该公园管理中心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在例行检查红外相机数据时,首次捕捉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夜间活动影像。这是该公园首次通过红外触发相机记录到中华穿山甲的野外活动证据,成为该公园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里程碑,彰显了当地长期坚持生态保护理念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濒危物种的隐秘生活

视频中,一只成年中华穿山甲于深夜现身海拔400米的阔叶林带。作为被誉为“森林卫士”的珍稀动物,它身披独特鳞甲,正用强健的前爪掘开白蚁巢穴,伸出长度超40厘米的黏性长舌捕食,展现出其自然习性的生动一幕。

据介绍,穿山甲作为地球上现存唯一的鳞甲目哺乳动物,具有重要的演化地位。其角质鳞片由角蛋白构成,遇敌时会蜷缩成球状防御;妊娠期长达5-6个月,每胎仅产1仔。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统计,全球中华穿山甲种群在过去20年锐减90%。此次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影像记录,为研究岭南中华穿山甲生存现状及分布提供了关键资料。

生态系统的健康密码

穿山甲的出现被视为森林健康的“风向标”。据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成年穿山甲每年可捕食约700万只白蚁,其挖掘行为能促进土壤通气透水,废弃洞穴还会被鼬獾、蛇类等动物二次利用,为多种野生动物提供温暖庇护所。

这片占地9万亩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现已形成完整稳定的生态链。上层乔木以樟科、壳斗科植物为主,是鸟类的欢乐家园,林下溪涧活跃着中华穿山甲、豹猫、赤麂等珍稀兽类。2025年生物多样性调查显示,森林公园野生分布的植物种类中有大叶黑桫椤、福建观音座莲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7种;同时,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还引入栽培了水杉、金花茶、华南五针松等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种类15种,堪称“南岭物种基因库”。

自然教育和森林康养福地

近年来,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正全力建设人民群众亲近自然的康养福地。园内已建成森林康养文化展厅和亲子手工创作的自然之家。炎炎盛夏,该公园推出“戏水狂欢-盛夏森活”暑期主题活动,游客可参与打水仗、吃西瓜、玩泡泡、做手工、探幽谷等丰富多彩的夏日避暑活动。

园方表示,野生中华穿山甲在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繁衍,充分体现了广州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保护理念已深入广大市民内心,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取得标志性成效,也彰显了广州市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担当。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

相关文章

中国台湾网9月8日讯 近日,台湾中华陶艺协会理事长萧为仁率团在江西景德镇参访交流,探讨陶艺创作、产业发展,推动两岸陶艺界对话与合作。参访团一行在江西景德镇参访交流。(中国台湾网发)在景德镇松纳柴器艺术陶瓷有限公司,参访团一行仔细观摩柴窑烧制的过程与成品,对陶艺家坚持传统工艺的同时融入当代创作理念表示
8月28日,外籍人士便利化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正式在广州白云机场投入使用。该服务中心推行“一柜通办”综合服务模式,旨在全面提升旅客出行体验与国际化服务品质,为展现广州开放包容、高效友好的国际形象增添新亮点。“外籍人士便利化服务中心”位于白云机场T2航站楼一楼国际到达大厅,国际航班到达出口
8月28日,根据广州市气象部门的统计,2025年8月至今(8月1日至27日),广州雨量偏多气温偏低,多项气象数据“破纪录”。根据广州市气象部门统计,8月1日至27日,广州全市平均雨量为534.8毫米,较近三十年同期(235.4毫米)偏多约1.3倍,历史同期最多。8月1日至27日,广州全市平均气温为2
【来源:昆明信息港_资讯】昆明信息港讯(通讯员 刘倩 茹志鸿)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云南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发现中国第三种丝蝽科昆虫——中华喜丝蝽(学名:Embiophila sinica Xiong, Chen, Li and Cai, 2025)。这是喜丝蝽属在亚洲的首次记录,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
当非洲鸵鸟来广东阳江,会发生什么?广州美术学院“牧业新韵”实践团用创意给出答案!这群00后大学生深入阳东区鸵鸟养殖基地,把画笔变成新农具:给鸵鸟肉、鸵鸟蛋、鸵鸟肉丸、鸵鸟腊肠设计IP、打造品牌,让鸵鸟从农场一路火到社交平台。他们用艺术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助力打造“百千万工程”县域示范新样板!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