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金字塔到大西洋深渊,沉浸式VR《泰坦尼克号》体验新探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22:06:00    

沉浸式VR带观众穿越回历史名场面

沉浸式VR可以带观众去想去又到不了的地方,比如金字塔内;能带观众穿越回家喻户晓的历史名场面,比如100多年前的冰海沉船。如今,沉浸式VR体验已经成了上海引领潮流的看展方式。从“五一”假期开始,沉浸式VR互动展全新品牌“博新全宇宙”在BFC外滩金融中心再掀波澜,《泰坦尼克号·遗世回响》对外开放至今年国庆长假,这是该主题的华东地区首秀,制作团队来自法国。

《泰坦尼克号·遗世回响》的效果画面

运营团队“博新全宇宙”首作《消失的法老》借助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建立起沉浸式探索观展的口碑。《消失的法老》基于展出文物,打造出穿越回古埃及文明的全宇宙展厅。

观众蹲下可能在与泰坦尼克号甲板上的海鸥互动

回到泰坦尼克号的甲板

此次新展“泰坦尼克号·遗世回响”落地外滩,展览结合历史学术考证、虚拟现实重构和数字互动叙事,在30分钟的大空间虚拟现实体验中,让观众亲历泰坦尼克号的世纪沉浮,走进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亲身感受巨轮撞击冰山

探险一开始,佩戴VR眼镜的观众跟随深潜器缓缓沉降到3800米深的大西洋海底,近距离观察沉没百年的沉船遗址,并找回泰坦尼克号官方摄影师威廉·哈贝克拍摄的失落影像。通过影像镜头,观众仿佛化身深海的潜水员,头戴头灯,探索巨轮的海底残骸。

观众参加泰坦尼克号的迎宾舞会

一个电影转场后,忽而又穿越回巨轮1912年的首航日,与同船乘客一同惊叹于其豪华与宏伟——漫步甲板、欣赏日落、参加舞会、走进发动机室。最令人心惊胆战的,就是回到了驾驶舱冰山撞击那一刻,观众成为这场世纪灾祸的见证人,大把的冰块掉落到甲板上,响声如鸣雷,船舱内秩序乱为一团,身临其境这场命运的转折,极其震撼。在故事结尾观众脚下升空变成了鹰眼视角,回到了泰坦尼克在南安普敦港的启航一刻,再一次享受了平和美好的夕阳。

在细节处理上,沉浸式展览的剧本设计十分用心考究——甲板上观众可以看到全世界最早的“健身房”,供上等舱的旅客享用;泰坦尼克号上的几位中国工人也出现在场景中,还原了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电影《泰坦尼克号》里删去的部分细节;观众在甲板上随时抬头,仰望1912年4月14日北大西洋的璀璨星空。在真实世界里,观众跟随情节和剧情提示,漫步于篮球场大小的展厅,每一场的体验长度约为30分钟。

展览结尾将回到南安普敦港口目睹巨轮的启航一刻

博新全宇宙创始人、LWA卢瓦文化首席执行官唐祎程表示:“这部作品通过高品质的历史重构,让观众穿越时空,回到1912年那个被冰山和大西洋封存的历史现场,希望能让全年龄段观众、广大电影及历史爱好者都能领略历史重现的魅力。”

相关文章

湖北日报讯(记者孙凌、喻煜、通讯员王彧沁)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已于7月25日全国公映。电影上映首日票房(含点映)1.58亿元,截至26日21点14分累计票房已达2.61亿元。据业内人士分析,该片是目前暑期档票房最有希望过十亿的电影之一。影片故事以1937年南京陷落
2025张江科学会堂科普季今天启幕,继续聚焦AI主题与张江核心产业,内容涵盖算力芯片、具身智能、模型创造、生命探索等前沿领域,深度联合科创企业、产业平台、科研院校,为青少年提供高品质的科普活动体验,打开探索“新质生产力”的新视窗。延续往届特色,今年的科普季策划推出主题讲座和互动课程48场,通过沉浸式
7月22日,承载着厚重城市记忆的“老北市旧忆”摄影展在沈阳市城市规划展示馆三楼临展厅正式开展。此次摄影展旨在以光影作品的展示,积极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展现沈阳城市更新的建设风貌。展览现场近70幅纪实影像,生动展现了沈阳老北市从“老贫旧”到城市文化坐标的变迁轨迹,在光影流转间,展现城市更新中历史
从互动体验的科技展品到云端共享的数字资源,从包罗万象的科普讲座到丰富多彩的流动展览……科技馆作为科学普及的核心阵地之一,肩负着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使命。近年来,甘肃省科协以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为钥,通过优化科普资源配置、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深耕民族地区等方式,在陇原大地开启了独具一
  本报讯(记者 陈辛华)7月20日,“音乐里的太行山”山西民歌赏读会在山西图书馆举办,观众跟随一级作曲王京荣的解读,在民歌中遇见山西。该赏读会为2025年山西省群众文化惠民工程“文源讲坛·看山西系列讲座”之一。  王京荣为山西华夏之根艺术团团长,山西省“三晋英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长期致力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