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记者走基层|回收压舱水 养活一湖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07:40:00    

7月6日,在黄骅港煤炭港区莲园人工湖,李增林给鱼儿喂食。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

“快看,湖里有锦鲤!”

7月6日,记者来到黄骅港煤炭港区,刚步入生态公园——莲园,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保障中心生态环境科副科长李增林便招呼记者去看人工湖。

清澈的湖水中,一尾尾锦鲤自在游弋,湖水泛起一圈圈的波纹。

记者俯下身,把一袋鱼食撒向湖面,锦鲤挤成一团游向鱼食,湖面顿时热闹起来。

“这里原是港区的一片建筑垃圾堆场,前些年改造成了人工湖。”李增林说,最关键的不是这片湖,而是湖里的水。这儿的水既不是海水淡化水,也不是市政管网水,它来自长江、珠江流域,是货船带来的压舱水。

近年来,为打造绿色港口,黄骅港煤炭港区以空闲荒地、垃圾场为基础,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了以“两湖三湿地”为主体的生态循环水系统。该系统各水系通过管网连接、合理调用,实现了对货船压舱水和含煤污水及雨水等水资源的有效收集和利用。

而莲园,就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湖泊用水,便来自货船压舱水。

“一艘从南方驶来的货船,需要携带万吨淡水进行压舱。货船靠泊后,将压舱水排出才能进行装煤作业。而压舱水外排,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水资源浪费。”李增林说,他们对淡水资源很珍惜,及时将压舱水回收利用,变为生态用水。

为充分回收利用压舱水,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了专门管道,与货船出水口连接,将压舱水收集至水池,再通过泵站加压输送到2公里外的莲园。

仅此一项,黄骅港煤炭港区每年就可回收利用压舱水约120万立方米。

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黄骅港煤炭港区每年可回收利用各种水资源约450万立方米,相当于5万多户居民一年的用水量,直接节省用水成本2000万元。

充足可循环的淡水滋润着港区内绿树、红花,更引来了鱼儿游、鸟儿飞,将港口变成了一座鸟语花香的“海岸花园”。

微风吹拂,清澈见底的湖水泛起层层涟漪。“货船压舱水变为生态用水,鱼儿自在游,这就是黄骅港绿色发展的有力见证。”李增林说。(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相关文章

胡塞武装击沉前往以色列的货船 胡塞武装使用爆炸艇、导弹与无人机,击沉前往以色列的“魔法海洋”号货船
7月6日,在黄骅港煤炭港区莲园人工湖,李增林给鱼儿喂食。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快看,湖里有锦鲤!”7月6日,记者来到黄骅港煤炭港区,刚步入生态公园——莲园,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保障中心生态环境科副科长李增林便招呼记者去看人工湖。清澈的湖水中,一尾尾锦鲤自在游弋,湖水泛起一圈圈的波纹。记者俯
近日,江苏宜兴一患者称因手伤前往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却被开具包括前列腺在内的多项内科彩超检查,事件引起多方关注。昨天(7月3日),患者亲属朱先生告诉南都记者,患者目前仍在住院,院方约定4日与他进一步商谈,“第三方卫健委也会在场。”此前报道↓↓“手掌割伤,医生让检查前列腺等”,最新回应患者手伤情况
又到一年毕业季,数百万高校毕业生即将走出校园,迎来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就业,不仅关于个人前途,更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近年来,河北立足省情,以精准施策为引领、以数字赋能为抓手、以区域协同为突破,构建起一套覆盖全面、高效智能的就业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和各类求职者铺就了一条宽广的就业之路。精准施策是就业服务的核
纵览客户端7月2日讯(河北日报记者宋平)受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影响,7月1日16时至2日16时,河北迎来分布不均的降水天气,局地出现大暴雨天气。根据国家站和区域站监测数据统计,10毫米以上(中雨及以上量级)的降水多集中在省内中部和南部地区,保定、石家庄、雄安新区、廊坊、邢台等地出现了50毫米以上(暴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