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沧州全市小麦总产首次突破240万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5 18:18:00    

今年我市小麦6月5日开镰,历经10余天收割,截至6月22日,575.76万亩小麦全部完成收获。目前,夏种正在推进,预计6月30日前完成。

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夏粮生产实现历史性突破。小麦单产创新高,全市小麦预计平均亩产427.5公斤,同比增长3.89%。其中,吴桥县曹洼乡小麦示范田经专家实收实测,亩产达到825.26公斤,创小麦亩产新高。小麦总产首次突破240万吨,预计总产246.14万吨,同比增长4.25%。全市夏收旱碱麦184.98万亩,平均亩产289.5公斤,总产53.55万吨,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增长19.6%、11.4%和33.1%。黄骅市旧城镇千亩旱碱麦绿色丰产抗逆示范方,经专家实测亩产达597.89公斤,刷新了我市旱碱麦单产纪录。

为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开展机收减损与安全生产指导,引导农户及时抢收并提升播种质量;气象部门及时制作并发布“三夏气象服务”专题预报,通过短信、微信、大喇叭等渠道推送高温预警与晾晒建议,帮助农户规避不利天气影响。多地开启“小麦收割—秸秆离田—玉米播种—玉米夏管”的“三夏”生产流水线模式,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在今年夏收夏种工作中,科技力量成为亮眼“主角”。6月以来,沧县、泊头等地近500台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农机参与大规模麦收作业。在北斗技术加持下,农机实现自动化、高精度作业,提升了夏收夏种的质量和效率。

据悉,接下来,相关部门将重点抓好夏种夏管工作,指导农户抢时抢墒加快推进夏种,扩大适播面积,提高播种质量,全面完成全年1350万亩的粮食生产任务。同时,加强在田作物管理,做好查苗补苗、水肥调控、病虫害监测预警等工作,为秋粮丰产丰收夯实基础。

沧州日报记者 刘杰 通讯员 艾爽

相关文章

6月28日拍摄的唐山市中心城区环城水系。该水系全长57公里,是唐山市区重要的生态景观廊道。6月27日,唐山市丰润区火石营镇大岭沟村桃园,游客在采摘鲜桃。当地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种植,促农增收。6月27日,市民在唐山迁安滦河左岸体育公园进行皮划艇训练。近年来,当地持续推进滦河生态修复,打造滦河沿岸
7月3日上午,天津市西青区2025年度农业主推技术现场推介会走进小沙窝村谷力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农业科技课堂设在了田间地头。这场由西青区农业农村委主办、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提供技术支撑的活动,通过“现场讲解+实地观摩+实物展示”的形式,让种植户在家门口学到了设施萝卜、番茄的高效栽培技术。本次活动聚
今年我市小麦6月5日开镰,历经10余天收割,截至6月22日,575.76万亩小麦全部完成收获。目前,夏种正在推进,预计6月30日前完成。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夏粮生产实现历史性突破。小麦单产创新高,全市小麦预计平均亩产427.5公斤,同比增长3.89%。其中,吴桥县曹洼乡小麦示范田经
每经AI快讯,6月23日,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刚果(金)政府于6月21日宣布将钴出口临时禁令再延长三个月,这将导致6-12月份中国难以从刚果(金)进口钴湿法冶炼中间品。我们测算此举或影响刚果(金)2025年12.8万吨的钴出口量,或将使得2025年全球钴行业由供应过剩转为短缺7.8万吨,推动钴价开启第
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首个招商引资项目——年产3万吨高纯石英砂项目,目前正在稳步推进。车间土建改造和生产线设备安装同步进行中,预计今年8月底实现试生产。该项目是2024年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行的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招商推介会的重点签约项目,总投资3亿元。利用中蒙经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