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晨曦微露,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炼油部经理王云强已出现在2号航煤加氢装置现场,检查工艺执行情况,查看设备运转参数。多年来,他带头深入检修现场,几乎“长”在装置里,检修现场的每个角落都印下了他的足迹。正是这份日积月累的努力,让他积淀了深厚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也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和敬佩。
从炼油操作工到32套装置的“掌舵人”,王云强以匠心守初心,用实干显担当,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付出智慧、心血和汗水。“作为华北地区成品油保供的主力,天津石化正开足马力确保市场供应,一定要确保检修进度不能误,能源保供不能停,产品质量不能降。”王云强提出的“3个不能”,生动诠释了石化人的担当。因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挑重担
2009年冬,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中国石化天津百万吨乙烯配套项目千万吨炼油工程建设进入冲刺阶段。时任天津石化炼油部联合五车间主任的王云强面对严峻挑战:距工程中间交接阶段仅剩72小时,待整改的1000余项问题压得工友们喘不过气。
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必须马上行动。王云强连夜组织车间召开会议,对装置项目按轻重缓急分类,逐一细化整改方案,并结合问题情况重新修订开工网络节点,细化开工步骤。就在装置进入水联运阶段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常压塔机泵运行出现异常,这些机泵是打通常减压装置全流程的“心脏”。解决这一问题,最稳妥的办法就是重新配管消除应力,但这项工作精度要求很高,需慢工出细活。
因时间紧张,施工队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建议延期处理,可王云强却力排众议。这一夜,他带着团队创造性地运用“蜂群式”作业法,采用时间占满、空间占满、歇人不歇工方式,组织施工队伍对管线进行改造。经过10多个小时攻关,所有焊口及管线一次合格率达100%,硬是将“不可能”变为“超预期”。
2009年12月19日这一天,王云强终生难忘。历经2年多建设,天津石化10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仅用60多个小时就实现一次开车成功,创中国石化同类装置在严寒环境下开车用时最短纪录。
面对复杂的技术瓶颈,王云强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抽丝剥茧,寻找最佳解决方案。2018年至2020年,王云强参与了天津市及中国石化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天津石化炼油产品结构调整及油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克服新建装置新技术应用无经验可循、多套装置物料切换等困难,7套全新装置工艺流程全线贯通顺利投产,既提升了炼油加工能力,又提高了汽油收率。
打硬仗
2021年12月中旬,王云强接到紧急生产-50号低凝柴油保供冬奥会的任务。
-50号低凝柴油堪称极寒地区的专属品,国内炼厂很少生产这种特殊油料。此次天津石化保供的-50号低凝柴油主要运往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在极端天气下,一旦奥运场馆出现断电,将会使用以-50号低凝柴油为燃料的柴油发电机组应急发电。
“天津石化之前从未生产过这一型号柴油,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况且还要时刻监控现场防冻防凝重点点位,防止出现管线、设备冻凝影响柴油生产。”王云强说。
这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任务。王云强带领团队连夜苦战,经过连续调和、上百次试验、上万次参数调节,终于攻克生产超低凝点柴油瓶颈,仅用7天时间,成功生产出符合国Ⅵ标准的-50号低凝柴油。当-50号低凝柴油顺利出厂,按时抵达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时,所有团队成员喜极而泣。
天津石化炼油部联合六车间主任张飞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王云强敢打硬仗,干事总会冲在最前面,成为大家的主心骨,激励我们不断战胜困难。”
面对市场需求,炼油部发挥装置整体效能,全力增产汽油。“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仅靠某一车间、某一套装置很难取得突破,我们要充分发挥装置间联合攻关优势。”王云强说。
王云强每月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不仅探讨解决攻坚创效难点问题,还建立联合攻关模式,充分挖掘装置潜力。在他的带领下,炼油部生产科、技术质量科与主要生产汽油的联合一车间、联合七车间、联合九车间成立项目攻关团队,通过优化工艺流程、细化工艺参数、强化上下游装置联动等措施,将特种装置汽油在汽油中占比提升至70%以上。他们还针对增产航煤、低温热耦合、除氧器整合等重点优化项目,开展跨装置、跨区域联合攻关。近3年来,天津石化向社会奉献清洁油品1702万吨。
传帮带
作为天津石化炼油部经理,王云强严细实的管理方式是出了名的。他将严细实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理念融入每一项管理决策。例如,建立常态化体系运行与制度化检查机制,抓实问题“溯源分析”与整改,增强全员按制度落实的意识。
有一次,王云强巡查回来,正赶上下班时间,他在人群中看到一名老员工朝着装置区方向急行,便问他为什么不回家。
天津石化炼油部公用工程车间工段长曹艳连说:“下班前再去现场看看才放心回家,早已形成习惯。明天我就要退休了,这最后一班岗,我得站好。”
同事朴实的话语让王云强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他说:“老师傅巡检的背影让我明白,严谨细致是对工作的敬畏和执着。这种态度体现在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的细致把控上。”
王云强还注重对青年员工的培训,他坚持参加“我为大家讲一课”专场培训。2024年选拔50名青年人才创办青年骨干训练营,完善工作人员应急处置督学机制。
在他的悉心培养下,天津石化炼油部青年员工在国家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刚入职3年的炼油部联合九车间运行三班班长刘涛,2024年以扎实的专业功底荣获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化工赛道决赛第三名、中国石化第一名。炼油部联合九车间运行二班,这个平均年龄仅有28岁的班组,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他就像我们的兄长,一路指导着我们成长成才。”刘涛说。
多年的坚守与付出,王云强早已把炼油部当成自己的家,在岗位坚守中诠释着忠诚与热爱。(经济日报记者 周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