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地磁暴来了!部分地区或出现红绿复合极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2 12:50:00    

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北京时间5月31日太阳爆发耀斑。地球可能连续三天发生地磁暴,我国北部有机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极光,但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北京时间5月31日7时45分左右,太阳活动区14100开始爆发耀斑,软X射线流量快速上升,并在8时5分达到峰值——M8.1级中等耀斑强度。

伴随耀斑的发生还出现了日冕物质抛射,太阳大气层中的等离子体高速飞出,形成一个近似球面的“冲击波”,向着太阳系传播。由于此次爆发的太阳活动区正对着地球,因此,地球很可能受到日冕物质抛射的影响,发生地磁暴。1日到2日如果没有新的耀斑爆发,3日可能会出现小地磁暴。

预计,今天(6月2日)我国北部有机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极光,部分地区甚至有出现红绿复合极光的可能。

专家称,太阳爆发活动呈现大约11年的周期变化特征。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从2019年开始,目前进入峰年阶段。2024年到2025年都是太阳活动的高发期,期间可能还会有一些太阳强耀斑、地磁暴等空间天气事件发生,这都属于正常自然现象。

地磁暴是什么

会给人类产生什么影响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

在地磁暴的影响下,卫星通信、航天器运行等会受到干扰,卫星导航设备的定位误差也可能增大。对普通人而言,地磁暴最直观的体验是,可能在地球高纬度北部区域看到绚烂的极光现象。

地磁暴对人类身体健康不会有任何影响,信鸽玩家需尽量避免在地磁暴发生时进行司放或比赛,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文章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刊文说,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借助美国航天局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在距离地球最近的“三体”星系——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观测到一颗位于恒星宜居带的候选行星。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早前,有专业期刊发表文章称,地球自转速度正在加快,并预计2025年7月9日、7月22日和8月5日这三天,每天的长度都将比标准的24小时短1.51毫秒左右。根据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服务机构(IERS)的数据,7月9日的时长确实比标准的24小时短了1.59毫秒,成为自2025年“最短的一天”。7月22日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7月22日09时59分在堪察加东岸远海(北纬52.80度,东经160.60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网消息:近日,我国多地出现降雨天气,各地各部门积极应对,保障人民群众安全。黑龙江哈尔滨:强降雨致部分路段积水 当地开展排涝作业7月5日中午开始,黑龙江哈尔滨市主城区遭遇短时强降水,部分路段出现积水。为尽快恢复道路通行,当地供排水部门迅速组织655名排涝人员,调配177台(套)车辆在重点区域开展动
日本鹿儿岛县近海附近发生4.7级地震据日本气象厅6月29日消息,当地时间10时14分左右,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近海附近发生4.7级地震,最大震感为震度4。震源深度20公里。(总台记者 林博翰)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