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25中国特种食品产业大会在成都新津开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8 15:54:00    

6月7日,2025中国特种食品产业大会在成都市新津区开幕,活动吸引院士、专家、企业代表共计超600名参会。

本次大会以“战略升维,功能制胜”为主题,围绕政策动向、产业趋势、技术前沿、药食同源、军民融合等行业热点,探讨提升企业战略维度促进食品健康化、功能化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原副校长)金征宇围绕食养智慧驱动下的“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升级与发展为主题作了报告。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刘龙,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营养一室主任方海琴,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食品原料审评专家孙桂菊等专家教授分别进行了主题分享。

大会现场,新津健康食品科技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以院士领衔,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知名院校牵头,整合链接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四川省轻工院等全国健康食品领域相关高校院所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研究、检验检测、成果转化、中试孵化、人才培养等多功能、开放式科技创新服务,充分发挥孵化转化、平台窗口作用,推动校企开展合作攻关和协同创新,构建健康食品产业园创新支撑体系。

作为成都重要的食品产业承载地,新津已连续两年蝉联成都市食品产业产值榜首。经过三十余年的深耕细作,新津已形成集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包装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这里诞生了全国首家民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培育出众多知名食品品牌。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军用食品对接、药食同源产业交流、特种食品展览展示、特种食品新津行等活动,搭建投资交流、供需对接的产业发展平台。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赵俊峰 彭超)

相关文章

7月25日,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济南开幕。大会主题为“科技创新赋能节粮减损 全球携手共促粮食安全”,搭建多层级、多主体、多角度的对话交流平台,与会嘉宾围绕相关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匈牙利院士麦斯特哈齐·阿克斯·费伦茨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范围内,仍有无数人无法获得足够优质的食物
在甘肃省渭源县广袤的田野上,一粒粒曾经“土里土气”的马铃薯,如今正乘着科技的东风振翅高飞。渭源县通过引进智能种植、精准管理、精深加工和数字化营销等全链条科技手段,马铃薯产业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靠技增收”的华丽转身,为这片“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注入了澎湃的新动能,铺就了富民强县的金色跑道。给马铃薯
7月10日,以“汇聚全球智慧 打造创业天堂”为主题的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暨第二届苏州国际科创大会开幕,会上发布“百亿人才基金”“重大产业发展基金”,40个科技项目落地苏州。 今年初,苏州发布百万人才新增计划、百校千企联盟和百亿人才基金“三百工程”实施方案,全力营造综合最优人才发展生态。经过近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赵晓伟 通讯员苑捷)“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曾是大同市浑源县沙圪坨镇乱岭关村留给外人的心酸印象。这座蜷伏在恒山深处六棱山褶皱里的小村,户籍162户500人,常住人口却不足80人,仅凭零散耕作与微薄光伏收益维系生机。基础设施陈旧、环境脏乱、产业薄弱,如沉重山峦压得村庄喘不过气
传统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关系国家发展与安全的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要把握市场需求,加强科技创新,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着眼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传统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