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美贸易谈判之后,多国重估对美贸易策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18:33:00    

事情正在起变化。

5月23日,美欧贸易代表通话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将对欧洲商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对此,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回应:“如果美国寻求合作与谈判,欧盟总是敞开大门,如果只是想让欧盟照单全收美方要求,那美国就是敲错了门。”

欧委会高级贸易官员萨比娜·韦安德也提醒各成员国,欧盟必须保持冷静,不应追求速战速决,以免陷入美方节奏。

这并非孤例。事实上,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多个国家重新评估与美国的谈判策略。过去默认的“退一步”不再是惯性动作,相反,一些国家正在试图改变谈判节奏。

不少外媒关注到,中国以稳健、坚定的立场顶住了美方多轮施压,最终双方达成多项积极共识,在国际社会产生示范效应。

“这改变了谈判形势。”前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斯蒂芬·奥尔森直言,“许多国家看到谈判的结果,会得出一个结论: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此前做得太过火了。”

欧盟已经亮明底线:农业和食品标准不容谈判。同时强调,如果与美方关税谈判破裂,欧盟已准备好一系列反制措施。

日本一度希望快速与美国完成谈判,率先达成贸易协议。但双方未能在汽车和钢铝关税等问题上达成共识,日本政府不得不调整策略,强调拒绝接受将汽车关税排除在初步贸易协定之外,也不会过度关注关税谈判期限,从而损害国家利益。

印度也一改此前避免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向世贸组织提交通知,宣布将对部分美国产品加征关税,以回应美国此前对印钢铝产品的征税。

韩国热门总统候选人李在明表示,与美国没有必要仓促达成协议,美国并不一定占据绝对优势。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坚持对等原则才能避免被“收割”,美国的“极限施压”策略正在失效。

这令美国感到棘手。

美国政府设定的“90天达成贸易协定”时限过半前夕,特朗普曾表示,无法与150多个贸易伙伴一一达成协议,美国或将单方面提高关税。

这种节奏,不像谈判,更像时间压迫下的被动应对。

传统贸易协议往往需要数月乃至数年的谈判与磋商。设限、催促、施压,往往反映的不是信心,而是焦虑。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专家勒克指出,美国缺乏一致性的“威胁式贸易政策”可能适得其反,但若未来执意推进关税升级,可能带来更难以预料的后果。

美国已尝到滥施关税的苦果:消费者与企业成本增加,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债务问题持续难解,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

当从中方行动中看到可能、从美国境遇中看到代价,更多国家和地区以行动作答——全球贸易不应由单一国家设定议程、其他国家被动响应。平等协商,寻找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才是正确选择和长久之计。

来源:“三里河”工作室

相关文章

当地时间5月26日,朝鲜外务省美国研究所发表备忘录称,美国建立新导弹防御系统旨在威胁美国敌视的拥核国家的战略安全,使美军更加顺利地使用攻击性军事力量。备忘录称,“美国优先”的典型产物——“金穹”导弹防御系统构想是为了支撑美国的单级支配战略,而不是为了应对“威胁”的“防备措施”。备忘录称,美国的攻击型
事情正在起变化。5月23日,美欧贸易代表通话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将对欧洲商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对此,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回应:“如果美国寻求合作与谈判,欧盟总是敞开大门,如果只是想让欧盟照单全收美方要求,那美国就是敲错了门。”欧委会高级贸易官员萨比娜·韦安德也提醒各成员国,欧盟必须保
【特朗普:美国钢铁仍将由美国控制】财联社5月26日电,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25日就日本制铁公司对美国钢铁公司的收购计划表示,虽然还不知道最终结果如何,但这将是一次投资,日本制铁取得部分所有权,美国钢铁仍将由美国控制。
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下属的旅游经济学公司日前发布数据显示,受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等因素影响,2025年美国国际入境旅客数量将下降8.7%,其中来自加拿大、墨西哥及西欧国家的国际旅客数量降幅较大。旅游经济学公司预计,2025年抵达美国的国际旅客中,来自加拿大的旅客数量将减少20.2%,来自墨西哥的旅客将减少
当地时间5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纽约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在谈到军费预算问题时,特朗普称其不会削减该国1万亿美元的国防预算。当地时间5月24日,特朗普在纽约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视觉中国)特朗普说:"1万亿美元的军费预算。1万亿美元啊!有人问能不能削减?我明确表态——连10美分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