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岛村民不再“靠天吃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7 10:45:00    

24日中午,平潭综合实验区君山片区五星村。刚忙完家务活的村民陈云芳正准备烧水煮饭,只见她轻轻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以前,我们只能靠着水井取水,有时还得排队,着实不方便。如今,村里和城里人一样用上了自来水,不仅水压大,水质也好!”陈云芳感慨万千。

就在前不久,平潭综合实验区重点惠民生工程——实验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巩固提升(三阶段)工程正式完工并实现通水,配套建设2座加压泵站,涉及24个行政村。这也意味着,实验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全线投用,平潭自来水普及率达98.6%,主岛142个行政村10.3万户村民告别“靠天吃水”的日子,基本实现城乡共饮“一网水”。

平潭曾是一座极度缺水的海岛。虽四面环水,却因天然降水少、蒸发量大等,一度面临用水困难、水质不佳等问题。记者了解到,过去一些村子只能采取间歇性供水或外界送水的方式,才能勉强保障日常基本用水。

长期以来,当地老百姓对于水问题关注度高,呼声强烈。

民之所呼,即为政之所向。2019年以来,平潭系统性推进总投资19.7亿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创新采用“建管一体、全域覆盖”的城乡供水机制,并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有效破解城乡供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2023年7月,经过多年建设,总投资61.6亿元的“一闸三线”工程(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通水,惠及平潭主岛167个行政村和景区,每日原水调度能力增至75万吨,能够满足实验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增长需求。

如何让优质水、放心水真正通往千家万户?着眼于疏通供水管网“毛细血管”,平潭加快推动南部、北部水厂建设,实施供水管网完善、农村供水管网建设、供水一体化巩固提升等水利项目,加速实验区用水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

尤其是农村用水,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系着乡村发展。

乘着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东风,君山片区渔屿村近年来积极引入多元化业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目前已有22家民宿个体经营户、11家民宿企业、7家餐厅以及1家房车露营地,用水需求较大,多年来却一直依靠机井水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难题。由于该村地势较高,旅游旺季部分区域水压常年不稳定。随着自来水管道工程逐步延伸完善,不仅村民的日常饮水更有保障,村里的民宿业者也不再为水发愁。

凭借风光旖旎的海景、原汁原味的渔家文化,坐落于此的“橘树里”民宿成为平潭新晋网红打卡地。“橘树里”民宿采取连片开发模式,改造了36栋石头厝,还配套建设了接待中心、西餐厅、咖啡厅等,每逢节假日总是一房难求。“供水条件的改善,无疑能够优化游客入住体验,进一步提升民宿入住率,为民宿发展注入新活力。”“橘树里”民宿负责人林志高兴地说。

这份安心与信心的背后,是平潭对全力完善基础设施输水能力,加快提升乡村供水保障水平的坚持。平潭水务公司在渔屿村、磹水村等君山沿线地势较高的村庄,通过铺设管道、建设加压泵站等方式,有效解决供水压力不足的问题。“除了常规处理,我们还在南部水厂二期扩建工程中引入了先进的预臭氧-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技术,对水体进行臭氧加活性炭深度处理,水质标准常年优于国家标准。”平潭水务公司建管部副主管林宁宁介绍说。

一系列组合拳下,平潭供水品质有了显著提升。如今,平潭每日可处理自来水22.5万吨,已逐步构建起“水源互备、管网互通、水质优质”的现代化城乡供水网络。

实验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江涛表示,将持续精细配置水资源,着力推进离岛饮用水工程建设,适时推动离岛跨海管道项目落地实施,进一步发挥主岛规模化供水优势,保障城乡供水稳定可持续发展,切实让全岛百姓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幸福水。(张哲昊 丁云)

记者手记

一滴水映照民生温度

□张哲昊

行走在岚岛大地,一条条供水管网在乡村田野间蜿蜒延伸,为乡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用水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太高兴了!”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对政府部门的由衷感谢。从“缺水喝”到“有水喝”,再到喝上“安全水”、用上“放心水”,这些年平潭切实回应民生需求,不断在供水工程上做文章,为确保广大群众安全用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滴水里看民生。实验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完工,成为平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起点。眼下,平潭正大力开展乡村立户接水工作,并加快补齐离岛供水短板,全面提升农村居民供水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覆盖全域、城乡一体供水的现代水网。

兴水惠民的故事还在书写。只要海岛“解了渴”,相信乡村将会更和美,老百姓也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福建日报

相关文章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 清晨,薄雾轻笼着上顶山,几声清脆的鸟鸣唤醒了沉睡的弓阳村。推开民宿的木格窗,湿润的山风裹挟着草木清香扑面而来,远处层峦叠嶂,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这里没有车马喧嚣,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和偶尔传来的乡间笑语。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弓阳村党支部创新提出“党建引领促生态旅游”
冶基村的一位种植户查看新品种葡萄长势。夏日的龙口市诸由观镇,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田园画卷。黄水河畔,绿意葱茏,瓜果飘香;村庄内外,白墙红瓦,花团锦簇。这里既有现代农业的蓬勃生机,又有古村落的悠悠古韵。近年来,诸由观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高标准建设打造两条美丽乡村样板示范片区,走出了一条“农文商旅”融合发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宁陕县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为目标,统筹乡村旅游与乡村建设,鼓励支持农户发展具备旅游接待、特色美食、农旅体验功能的农旅小院、乡村民宿,助推农旅融合和乡村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7月6日,在黄骅港煤炭港区莲园人工湖,李增林给鱼儿喂食。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快看,湖里有锦鲤!”7月6日,记者来到黄骅港煤炭港区,刚步入生态公园——莲园,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保障中心生态环境科副科长李增林便招呼记者去看人工湖。清澈的湖水中,一尾尾锦鲤自在游弋,湖水泛起一圈圈的波纹。记者俯
来源:福建日报近日,平潭综合实验区财金局联合平潭海事局、平潭金融监管支局创新推出“海贝通·航运贷”,为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金融支持,助力平潭航运企业稳步发展。据介绍,这是自今年3月《福建海事局 福建金融监管局关于在银行保险领域共享共用海事管理信息的通告》发布以来,全省首个具体落实相关政策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