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所示是商代的‘饕餮纹贯耳铜壶’,大家知道它的用途是什么吗?”“长治非遗手工艺品‘黎侯虎’起源于哪个历史时期?”“观音堂是长治市代表性古代建筑,它修建于哪个朝代?”……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市博物馆在万达广场举办“拓古传今 续写文明”主题研学活动,现场一个个充满趣味的历史文化问答,瞬间点燃观众探索文明奥秘的热情。
活动现场,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化身“文化使者”,以馆藏文物为纽带,为观众展开一幅绚丽的历史文化长卷。从彩绘胡人骑驼陶俑讲述丝绸之路的驼铃悠扬,到红绿彩瓷碗解读八义窑红绿彩瓷的精湛工艺,每一件文物都成为穿越时空的文化使者,诉说着长治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引得现场观众不时发出阵阵赞叹。
在拓印体验环节,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手持工具,屏息凝神将纸张按压在刻版上。随着一次次轻柔的敲打,古老的文字和图案逐渐清晰地显现在纸面上。“原来历史可以离我们这么近!”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拓片,小朋友们难掩兴奋之情。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古老文物“开口说话”,让文明可触可感。
造型别致的手提包、小巧精致的冰箱贴、实用美观的钥匙扣……走进文创集市区域,以馆藏文物为灵感设计的文创产品备受青睐。“这些独具匠心的文创作品,将文物元素巧妙融入日常生活用品,既实用又有文化内涵,把它们带回家,就像把历史文化带在身边。”市民何庆丰站在展柜前挑选着自己心仪的文创产品。
把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作为长治市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之一,此次活动是市博物馆推动文物活化利用的生动实践。“通过创新的活动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呈现,让文物走出展柜、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拉近文物与市民群众的距离,在人们心中播撒保护文物的种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梁家秀 李雅婷)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