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博物馆里的文物焕发新生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3:44:00    

“图中所示是商代的‘饕餮纹贯耳铜壶’,大家知道它的用途是什么吗?”“长治非遗手工艺品‘黎侯虎’起源于哪个历史时期?”“观音堂是长治市代表性古代建筑,它修建于哪个朝代?”……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市博物馆在万达广场举办“拓古传今 续写文明”主题研学活动,现场一个个充满趣味的历史文化问答,瞬间点燃观众探索文明奥秘的热情。

活动现场,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化身“文化使者”,以馆藏文物为纽带,为观众展开一幅绚丽的历史文化长卷。从彩绘胡人骑驼陶俑讲述丝绸之路的驼铃悠扬,到红绿彩瓷碗解读八义窑红绿彩瓷的精湛工艺,每一件文物都成为穿越时空的文化使者,诉说着长治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引得现场观众不时发出阵阵赞叹。

在拓印体验环节,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手持工具,屏息凝神将纸张按压在刻版上。随着一次次轻柔的敲打,古老的文字和图案逐渐清晰地显现在纸面上。“原来历史可以离我们这么近!”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拓片,小朋友们难掩兴奋之情。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古老文物“开口说话”,让文明可触可感。

造型别致的手提包、小巧精致的冰箱贴、实用美观的钥匙扣……走进文创集市区域,以馆藏文物为灵感设计的文创产品备受青睐。“这些独具匠心的文创作品,将文物元素巧妙融入日常生活用品,既实用又有文化内涵,把它们带回家,就像把历史文化带在身边。”市民何庆丰站在展柜前挑选着自己心仪的文创产品。

把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作为长治市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之一,此次活动是市博物馆推动文物活化利用的生动实践。“通过创新的活动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呈现,让文物走出展柜、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拉近文物与市民群众的距离,在人们心中播撒保护文物的种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梁家秀 李雅婷)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相关文章

“图中所示是商代的‘饕餮纹贯耳铜壶’,大家知道它的用途是什么吗?”“长治非遗手工艺品‘黎侯虎’起源于哪个历史时期?”“观音堂是长治市代表性古代建筑,它修建于哪个朝代?”……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市博物馆在万达广场举办“拓古传今 续写文明”主题研学活动,现场一个个充满趣味的历史文化问答,瞬间点燃观
今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近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学生走进四川宋瓷博物馆,感受宋代瓷器文化。在四川宋瓷博物馆,学生们参观了主题展览《宋韵》。据悉,《宋韵》以“宋人四雅”为展线分别展示了出土宋瓷中的花器、香器、茶具和文房用具等,让同学们透过精美宋
2025年,是第十一届“全民营养周”。全民营养周宣传口号是健康中国,营养先行。今年的主题是“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旨在通过以科学界为主导,全社会、多渠道、集中力量、传播核心营养知识和实践,贯彻落实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结合
联播+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到地方考察,都会抽时间到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从“博物馆要有特色”,到“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再到“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总书记一直关心着博物馆事业发展,并在不同场合多次
5月18日,呼伦贝尔博物院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启动仪式在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举行。此次活动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通过文化惠民演出、民族知识讲座、非遗创新工坊等多元形式,为市民献上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盛宴。活动在“歌游内蒙古”文化惠民演出中拉开序幕,海拉尔铁路第二小学、鄂温克族自治旗文化馆、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