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好房子”国家标准来了——加快提升住宅品质成市场共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06:51:00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正在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大家都希望住上“好房子”,建设“好房子”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住房发展,归根到底就是要顺应人民群众的高品质居住需要,加快建设“好房子”。

什么样的房子是“好房子”?“好房子”应该具有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特征。

建设“好房子”,要立标准。标准水平决定了房屋品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介绍,他们调研时了解到,大家对住房的几个“度”特别关注,高度、温度、湿度、净度、亮度等,希望住的房子层高能高一点,通风、采光能好一些,密闭性、隔声性能强一些,室内空气洁净、温度适宜,既不干燥、也不湿冷。

他透露,根据居民对住房的期盼,有关部门正在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于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住宅项目规范》将推动和指引住宅品质提升,城镇住宅项目建设、使用和维护必须严格执行。《住宅项目规范》以住宅项目整体为对象,规定了住宅项目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将有力支撑城镇住宅项目高质量发展。

相比现行标准,此次《住宅项目规范》对很多指标都有提升。比如,提升了新建住宅建筑的层高和卧室起居室的净高。新建住宅建筑的层高由“宜为2.8米”提升为“不低于3米”。提高了住宅建筑设置电梯的要求,将“7层及以上须设置电梯”提升为“最高入户层为四层及四层以上,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设置1台电梯”。此外,还提高了住宅建筑卧室、起居室与相邻房间之间墙、楼板的隔声性能要求。卧室、起居室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指标从不应大于75分贝优化为不应大于65分贝。《住宅项目规范》还规定了建筑设备,如电梯传播至卧室起居室内的建筑设备结构噪声限值;提高无障碍要求和适老化水平,提升住宅安全性。

建设“好房子”,要强科技。倪虹表示,“好房子”离不开新科技,“好房子”和新科技可以相互成就。一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各地将大力推广惠民实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着力解决房子隔声性能不好、渗漏、开裂、反味等问题。另一方面,将积极推动全屋智能。住在“好房子”里,灯光可以自动感应,窗帘可以语音控制,温度湿度可以智能调节,人的健康可以实时监测……

建设“好房子”,还要抓项目。不同面积、不同价位都有不同的“好房子”。有关部门将举办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引导设计师针对多样的居住需求精心设计不同户型、不同面积的“好房子”,让房子的每一平方米都物尽其用、物有所值。此外,还将推动城市和企业加快建设“好房子”,大力推广“好房子”。

“好房子”不仅要有好标准、好建造,还要有好服务。对房地产企业和建筑企业而言,建设“好房子”将是产业转型发展新赛道,以后的竞争拼的是新科技、高质量、好服务,谁能抓住这次转型机会,谁能为群众建设“好房子”、提供好服务,谁就能有市场、有发展、有更好的未来。

建设“好房子”,正在成为很多企业的自觉选择。中国建筑集团近日发布了“好房子”营造体系,总结形成了“六不六防三省三要”居民居住需求框架。“六不”是指不漏、不臭、不吵、不霉、不堵、不裂;“六防”是指防灾、防盗、防火、防电、防摔、防撞;“三省”是省心、省钱、省地;“三要”是要实用、要健康、要关怀。在细致了解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好集成、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运维“六好”为手段来营造“好房子”的系统方法,为“好房子”全寿命周期建设服务提出了办法,为建筑行业全产业链建设“好房子”提出了可行路径。

建设“好房子”应该是全方位的。建设“好房子”,不仅给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提供了广阔应用空间,还能释放出扩内需、促消费的巨大潜能。倪虹表示,保障房要建成“好房子”,政府的民生工程一定要带头。不仅要把新房子建成“好房子”,也要结合城市更新,采取多种方式把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经济日报记者 亢 舒)

相关文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正在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大家都希望住上“好房子”,建设“好房子”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住房发展,归根到底就是要顺应人民群众的高品质居住需要,加快建设“好房子”。什么样的房子是“好房子”?“好房子
近日,有市民在“问政抚州”平台发帖反映,抚州高新区钟岭街办上张社区彰猷门楼旁的公共停车位上,有大量建筑垃圾堆放在此处,一直未得到清理,不仅占用停车位,还影响市民出行。事情到底是怎样的呢?对此,记者来到现场了解情况。5月6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堆放的建筑垃圾占用了四个停车位。停车位上堆放着大量的砖块、木
今天(5月8日)下午,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西交利物浦大学携手星洋学校共建“创新人才孵化培养基地”和“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实习与教育基地”,标志着“高校引领——区域统筹——学校实践——师生共创”四维联动模式正式启航。活动中,由园区教育局、西交利物浦大学等主办的“项目化学习实践交流会”同步开展
制作/张李昊纵览新闻记者 刘世鹏在重庆、贵州、湖南三省(市)交界处的一处农家乐,有一座公鸡雕像的娱乐项目,游客只要扫二维码支付两元钱,雕像就会播放一段带有鸡叫的魔性音乐,名为“扫码闻鸡鸣”。近日,有网友将扫码听鸡叫的视频发布网上后,引发网友围观,不少网友甚至在评论区纷纷留言、晒图,称进行了远程扫码。
水母网5月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赖皓阳 通讯员 门晓静)记者昨日获悉,市民政局等19个部门共同发布了《2025年烟台市孤困、留守及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实事清单》,以“跨界融合”理念推出30项服务举措,内容涵盖司法救助、助学助康、安全守护、心理赋能、关爱帮扶、成年就业等多个领域,全方位护航困境儿童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