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球前沿|这项深圳技术可最早“听见”阿尔茨海默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22:14: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吴璨 马印竹

阿尔茨海默症令无数家庭谈之色变,该病起病隐匿,持续进展且不可逆。在出现明显症状之前的15至20年大脑病变已悄然发生,诊断及干预窗口前移,是减少发病率的关键措施。

2025年5月19日,发表于认知领域顶刊《Alzheimer’s&&Dementia: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13.0)的最新研究,探讨了阿尔茨海默症全病程的动态变化机制,发现在认知障碍症状最早期——主观认知功能障碍(SCD)阶段,只有脑电(EEG)准确探查出了大脑的异常。脑电(EEG)作为新型脑功能成像工具,在阿尔茨海默症早期筛查及干预指导方面呈现突出优势。

阿尔兹海默症早期症状之前,大脑已经发生变化!

该论文由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湾实验室郭毅团队联合华大基因汪健、王晶教授团队联合发表,耗时四年完成此项重磅研究成果。研究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症全过程的系统性变化,从主观认知功能下降(SC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到痴呆(AD),病情逐渐加重。其中在发病最早期阶段(SCD),尽管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中显示尚无结构萎缩、血液与肠道代谢扰动等数据未显示异常,但脑电图已可探测出特异性神经网络紊乱。

-β2波减少:注意力调控变弱

-γ波下降:高级认知整合力下降

-θ波连接增强:大脑自救式代偿

作为该项研究的通讯作者、论文的课题总负责人郭毅表示,“在早期筛查中,脑电的优势是明显的。一直以来,认知功能筛查量表在阿尔茨海默症筛查及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受患者的教育程度和疾病影响,问卷形式的筛查客观性和准确性受限。”而结构影像学检查——MRI在早期也看不出脑部结构的显著变化,敏感性不高。此外,目前判断准确率最高的PET/CT,虽然可直接反映AD病理特征,但成本高,有放射性,在诊断初期普及有一定难度。

深圳本土孵化,打造阿尔茨海默症最早的“认知信号灯”

“我从医四十多年,多数患者来到神经内科时,大多已经进入了痴呆阶段,错过了最佳干预窗口期”,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郭毅的心头。多年前他就认为,脑电在认知障碍筛查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彼时脑电检查只是呈现波形图,从中读到的信息量太少,如何更加精准地解读脑电为患者造福,成为他不懈追求的目标。

对此,郭毅早在6年前,开始着手组织构建包含临床医生、生物医学工程及计算机人才的多学科交叉团队,搭建临床研究平台,攻克这一难题。团队率先引入先进技术——64导高密度脑电(传统 EEG 通常为 8-32 导),牵头建立全国最大临床脑电数据库,采集高密度脑电数据超2万例,涵盖阿尔茨海默症、路易体痴呆和额颞叶痴呆等多种脑疾病,为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

在此基础上,该团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个基于脑电的认知筛查模型(EEG-based model for cognitive decline screening,E-CDS),采用先进的脑电分析算法和人工智能模型,将超过20种脑电信号全部数字化、可视化及智能化。该模型经过5年的反复验证迭代,天津环湖医院等多家医院联合验证,终于具备了较高准确性。

基于该脑电数据平台的数据支撑,团队2024年度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共17篇,其中SCI论文共16篇,影响因子59.88分。

不仅用于筛查,还将用于辅助提高临床诊疗效果评估

这一成果将帮助更多潜在患者更早识别和发现风险,真正实现“早筛查、早诊断、早就诊”。据民政部发布的《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3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97亿。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你开始睡眠变浅、注意力下降、常常走神,感觉脑子“不如以前灵光”,体检却说“一切正常”,一张脑电图或许能提前告诉你:“你的大脑正在求救”。郭毅介绍,“脑电图有着诸多优势,它是一种无创、无辐射、快速且低成本的检测工具,约30分钟即可完成数据收集,这意味着,更多人能够便捷地进行大脑健康筛查,实现疾病的早发现。”

事实上,脑电作用不仅在早期筛查发现,对认知功能进行低中高风险评估,更重要的是能有效指导临床早筛及干预。比如,脑电图能用于评估干预手段,如重复经颅磁刺激、电刺激等的效果,为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和个体化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此前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曾治愈一名52岁的早期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而脑电图(EEG)正是为该患者的创新治疗方案提供了精准的筛查和治疗效果评估。

研究还提示,烟酸、胆碱、维生素 A 等补剂或许在 SCD 阶段具有神经保护潜力,为未来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医生建议,45岁就开始做脑健康检查,别等“糊涂”才开始重视大脑健康!(图片由深圳市人民医院提供)

相关文章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吴璨 马印竹阿尔茨海默症令无数家庭谈之色变,该病起病隐匿,持续进展且不可逆。在出现明显症状之前的15至20年大脑病变已悄然发生,诊断及干预窗口前移,是减少发病率的关键措施。2025年5月19日,发表于认知领域顶刊《Alzheimer’s&&Dementia:
吃饭时一颗枇杷核误入气管、种牙时螺丝刀头滑进气道、吞服的钙片卡在支气管……这些听起来令人心惊的场景真实发生在患者身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日前接连接诊多例气道异物患者,帮助患者取出异物,脱离危险。这些案例也为公众敲响警钟,气道异物危险重重,日常进食、生活细节需格外留意。
新华社柏林5月22日电(记者褚怡)借助封存于化石中的古老花粉,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与波恩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将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追溯至1.23亿年前,较此前认知提前200万年。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研究团队在葡萄牙卢西塔尼亚盆地沿海沉积物中发现了花粉化石。研究人员通过对检测样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魔笛可以在300毫秒内识别患者脑部发出的运动意识信号,采取人工措施激发对应的肢体运动,促使大脑产生正确的感觉反馈,令破损的脑区神经重新连接或在空白脑区搭建新的神经通路。预计在2027年春节前后取得三类医疗器械证之后便可以进入医院,进行大规模使用。筛查老年痴呆通过对脑电信号的捕捉、分析
不知何时,每到傍晚,公园里、广场上、河岸旁这些广场舞“争奇斗艳”的聚集地,悄悄兴起了另一种队伍:男女老少全体都有,多数身穿同款运动服,排成队列,跟着动感的音乐整齐划一,大步流星往前走,不一会就走出你的视线。更讲究一点的队伍,正前方的领路人还会高举一面大旗,上书大字:某某健走队。健走是种什么运动?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