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梯队联动 一体化育人”烟台大学药学院探索本科拔尖人才自主培养新范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14:51:00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8日讯 近日,烟台大学药学院传来喜讯:2021级本科生孟志豪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IF=8.5)发表新型“活”水凝胶伤口敷料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负载光合小球藻及抗菌剂实现可控产氧、抑制感染、加速愈合三重功效,以低成本、可持续方式解决缺氧与感染难题,为海洋资源医用转化提供新路径。

据悉,这支由任春光、南国宁、刘群、何延浩四位老师指导的“科研新锐团队”,目前已有6位2021级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接连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创新研究成果。同学们仅用两年时间便实现了从实验新手到学术新星的华丽蜕变,并斩获山东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延边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多所学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这不仅是学院教师实验团队梯队式联动培养的鲜活例证,更是学院持续推进一体化科研育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的生动实践。

“不设限”的信任 本科生也能做“课题负责人”

“在创新实践项目中,学生自主完成从文献综述撰写、经费预算编列、实验方案制定到结题答辩筹备等系统性工作。”任春光表示,“本科生是一张白纸,没有定向思维,是完全可以做出好研究的。”这种“放手”曾引发争议,但学生用成果证明,相信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团队实行“小组责任制”,每个课题由3-4名本科生组建,组内分工互助,组间良性竞争。教师团队化身“资源调度中枢”,每周固定时间组织研究进展汇报会议,为各小组提供指导性建议、针对性资源支持,协助学生优化研究路径、突破技术瓶颈。

除任春光团队外,药学院谭深鹏和李凤团队的2021级本科生李玉政,同样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化学期刊《Angew. Chem. Int. Ed.》(IF=16.1)发表关于多肽C-末端酰胺化修饰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外,学院慕宏杰团队则专注于科研竞赛和专利产出,团队学生多次在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山东省医养健康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其项目“糖‘抑’炮弹——葡萄糖敏感型智能控糖双层微球”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学生累计申请相关发明专利7项,展现出较强的技术壁垒优势和创新价值。这些亮眼的成果是学院卓越科研平台与有效人才培养模式共同作用的有力印证,彰显了学院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效。

“朋辈引领”的科研传承 从大一到大四的“韧性生长”

团队培养模式中最具特色的一点是由大一到大四学生组成的跨年级“四阶梯队”。大三、大四学长学姐通过系统化指导,帮助大一、大二学弟学妹从只能阅读基础文献到可以独立进行实验操作,最终能够自主阅读文献并构建个人课题体系。

这种传承让学生兼具“学术锐气”与“团队黏性”。大三学生朱胜利面对实验进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以持续性的自主探索为驱动,带领团队广泛查阅文献、反复验证方案,凭借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和扎实的实践能力,实现技术路径的创新性突破。项目“‘珠’联璧合——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吸附剂先行者”获第十九届建设银行“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印证了系统指导与自主探索相结合的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潜能、驱动创新并强化团队协作效能。

师生“齿轮式联动” 让执行力转化为创新力

依托“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药物筛选与评价”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人才培养平台,老师们尽己所能为学生提供实验便利。学生八点之前自发来到实验室,老师和学生们共同工作到晚十点后,一起离开。老师与学生“双向奔赴”的画面,不断鼓舞学生们的考研热情,学院近几年考研率显著提升。

“如何平衡学术产出与人才培养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我看来,论文只是副产品,我们更注重学生通过科研获得的‘方法论基因’——主动学习、批判思维、抗压韧劲,这些素养会让他们在各领域走得更远。”任春光强调,实验团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需求为先,力所能及地提供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储备资源,激发其内驱力,帮助其实现科研目标。

平台赋能构筑学科高地 教学相长书写奋进篇章

2024年,烟台大学药学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如今,药学院依托山东省智能制药未来技术学院这一战略平台,正探索构建“药学+人工智能(AI)”跨学科培养体系。“我们正筹建‘交叉学科本科生创新工坊’,旨在推动专业内涵向纵深拓展,强力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实验研究的范式创新。”谈及未来本科生培养规划,院长田京伟表示,学院梯队式联动培养的成功密码,深植于“敢把后背交给学生”的纯粹信念之中。这份教育理念的前瞻性,映射出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支持体系完善上的不懈探索,有力印证了本科阶段科研创新能力系统性培养的可行性及其在驱动药学教育现代化转型中的引擎作用。

面向国家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烟台大学药学院将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智能制药创新实验班”招生计划,通过入校后二次选拔机制优中选优。学院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与资源禀赋,将实验班打造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国内领先的智能制药前沿技术研发与卓越人才培养高地,为国家医药健康事业输送更多引领医药领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闪电新闻记者 陶晓东 通讯员 葛玲君 报道

相关文章

今年,“民办本科院校招生难”问题再次引起外界关注。其中,在广东20多所民办本科院校中,有14所高校需要补录。经过三次征集志愿后,仍有多所高校“未招满”。如湛江科技学院经第三次征集志愿后,仍“缺口”2900余人。除了广东,针对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广西、黑龙江启动了本科第四次征集志愿。其中,广西更是
“以赛促学”提升实践能力厚植“三农”情怀——山东农业大学探索新型农业人才培养新路径光明日报记者 宋喜群 冯帆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广松日前,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山东赛区决赛中,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共斩获国家级奖项18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获奖数量创学校参赛以
活动现场。红网时刻新闻7月24日讯(通讯员 朱杰)7月23日,邵阳市人民政府与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举行厅市共建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卫安出席并讲话,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程蓓致辞,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晖,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龚红果参加,副市长胡小刚主
7月17日-19日,歌尔潍坊总部和歌尔青岛全球研发总部同步举办了歌尔创新大会,通过技术发布会、创新成果展、技术交流论坛、创新者表彰、家属开放日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创新发展的“DNA图谱”,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动力,促进各部门创新技术交流,营造全员创新的文化氛围。在7月19日的Inno Awar
近日,阳曲县委组织部、共青团阳曲县委依托“博士小院”平台,特邀山西农业大学吕英忠教授带领的博士团队深入芦家河村,为车厘子种植提供精准技术支撑。帮助种植农户破解特色种植技术瓶颈,助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阳曲县泥屯镇芦家河村始终锚定“特色产业富民”目标,将发展方向聚焦于高经济价值作物种植领域,以规模化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