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民生新图景 振兴正当时】构建保障用电公平的“数字防线” 辽宁省2800万只电表装上“智慧大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9:00:00    

5月19日,在沈阳药大社区的广场上,67岁的李阿姨举着手机,在电力工作人员指导下成功查到了自家实时用电量。“原来电表比老式钟表还准!”她笑着对邻居说。这个场景,正是国网辽宁电力推进电能计量现代化的生动缩影。十年来,辽宁完成从机械电表到智能电表的跨越式发展,全省2800万只电表装上“智慧大脑”,构建起保障用电公平的“数字防线”。


社区课堂:

破除谣言见真章

“电表会不会偷偷多跑数?”这样的疑问曾困扰不少居民。今年3月起,国网辽宁各供电公司计量中心开展“透明计量进社区”行动,工作人员带着检测设备走进全省860个社区。在沈阳药大社区,技术人员当场演示电表检测:连接标准仪器后,居民家的用电数据实时比对,误差值始终保持在0.2%的国家标准范围内。

“就像用公平秤复称商品。”国网辽宁营销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解释道。活动现场,漫画手册《电表成长记》用“一度电的旅程”故事,揭示智能电表如何通过“出厂检测-到货检定-远程监控”三重把关。工作人员还教授省电技巧:“空调调高1度,每月能省5%电费”“冰箱定期除霜可降耗10%”,这些实用知识让居民直呼“赚到了”。

智慧革命:

机器人当上“电表医生”

走进国网辽宁营销服务中心,机械臂正以每秒3只的速度为电表“体检”。这条自动化流水线,实现了从拆箱到铅封的全流程无人化作业。“每只表要经过7道检测关卡,误差超过国家标准就会被淘汰。”技术人员指着激光检测仪介绍。

这场变革始于2015年。当时辽宁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智能计量体系,将分散在14个地市的检测资源整合升级。如今,国网辽宁营销服务中心年检定能力达500万只,检定效率较人工时代提升十倍以上。所有数据实时上传至“计量云平台”,形成终身可追溯的电子档案。

智能电表的革新远不止于计量。在鞍山供电公司运维工的手机中,显示着辖区范围内电表数据的波动情况,实时监测着设备运行状况。2023年冬季,系统通过监测海城地区电表数据波动,辨识出变压器过载风险,避免了一场涉及3万户的停电事故。

民生守护:

停电抢修进入“读秒时代”

目前“电力急诊系统”已覆盖全省。依托采集2.0系统,2800万只电表每15分钟上传一次数据,形成动态“健康图谱”。2024年,系统主动发现设备隐患1.7万起,使故障平均时长降低28%,抢修平均时长压降25.7分钟,有效提升供电服务质量。

在重要民生保障领域,智能电表更化身“电力哨兵”。春耕期间,为缩短报修时间,系统通过监测农耕用电数据变化,及时掌握民生用户用电情况,抢修人员主动进行停电抢修,停电抢修进入“读秒时代”,全力为全省农业生产提供电力保障。

沈报全媒体记者:张晓宁

编辑:赫明

责任编辑:王远

相关文章

5月19日,在沈阳药大社区的广场上,67岁的李阿姨举着手机,在电力工作人员指导下成功查到了自家实时用电量。“原来电表比老式钟表还准!”她笑着对邻居说。这个场景,正是国网辽宁电力推进电能计量现代化的生动缩影。十年来,辽宁完成从机械电表到智能电表的跨越式发展,全省2800万只电表装上“智慧大脑”,构建起
目前正在研发“梯度孔隙纳米复合滤材”,还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融入过滤工艺,打造“会呼吸的智能系统”。5月21日,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图书馆,九三学社上海市委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委员宋志黎先生向九三学社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委员会赠送新书《表层过滤理论及工艺运用》,并透露了过滤技术的崭新突破。过滤技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专访】在当今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之下,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业的发展格局。从最初的预测分析,到生成式内容的兴起,AI的触角已深深嵌入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我们正站在一个全新的转折点上,AI智能体的时代已然来临。这一技术革新,不仅是对现有AI应用的
大象新闻记者 陈贞君今天是谐音我爱你的5月20日,全省各地婚姻登记迎来高峰。据省民政厅最新统计,截至5月20日18时,全省共办理结婚登记18194对,离婚登记595对;其中省会郑州市结婚登记量达2374对,离婚登记147对,婚姻登记服务总体平稳有序。数据显示,520当天全省结婚登记量创下今年以来单日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信部日前公布了国家第二批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名单。76个国家级项目中,雅戈尔、云聚智铱联合申报的服装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金田铜业申报的铜加工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以及易锻精密申报的锻造装备远程运维服务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成功入选,入选数量全省第一。雅戈尔的数字化车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