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呼和浩特市25个项目获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7 07:44:00    

日前,自治区科技厅公布2025年度第一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清单,呼和浩特市25个项目获批,支持资金277万元,创历史新高。获批项目包括重点项目1项、一般联合基金项目4项、青年基金项目11项、分析测试专项3项、面上项目6项,实现了近年来立项数和经费额双增长,彰显了首府在科研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强劲势头。

基础研究的突破,离不开创新生态的滋养。呼和浩特市先后出台《呼和浩特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八条措施》《呼和浩特市关于全面优化创新生态实施意见(试行)》等一系列科研激励政策,从项目申报到孵化培育,从资金支持到成果转化,构建起了全方位的保障体系,使创新的根系扎得更深。2024年,呼和浩特市首次设立市级基础研究项目,48个项目成功立项,支持资金240万元,2025年立项数跃升至77项,支持资金增至313万元,项目数量与质量实现双提升,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敢闯“无人区”的底气。

在呼和浩特市获批的25个项目中,重点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分析测试专项涵盖了人口健康、环境气象、农畜牧业等领域,从科学的最前沿到技术的新高峰,从产业的刚需到未来的新赛道,从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到市级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通过自上而下的基础研究资助链条,有效促进了呼和浩特市基础研究能力的提升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呼和浩特市历来重视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支持与引育,此次获批的25个项目中青年基金项目数量最多,标志着广大青年科技人员对自然科学基金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越来越高,展示了青年科技人员在基础研究领域的蓬勃活力和创新潜力,青年科技人才正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通过“项目+人才+平台”三维联动,首府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地方育苗—全区开花”的人才培养路径。目前,呼和浩特市柔性引进了39位两院院士、216个科研团队,与131家区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形成了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贯通发展的创新生态。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杨彩霞 杨永刚)

丨编辑:魏颖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王伊蕾

相关文章

近日,一面印有“务实创新优服务 凝心聚力促发展”的锦旗由清欧教育天地(贵州锦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交到清镇市企业之家“清松办”办公室工作人员手中。这面锦旗,凝聚着企业对“清松办”办公室倾力协助其项目调规工作的由衷谢意,也诉说着清镇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成长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工程领域审批
来源:【中国电信】中国电信推出一站式大模型安全能力平台,正式开源“见微”大模型基础护栏的提示注入攻击检测模块,成为首个聚焦中文场景的提示注入攻击检测开源方案,以更开放、更普惠的开源精神,向世界作出更多的贡献。本文来自【中国电信】,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ID:jrt
7月25日,“光谷青桐汇Ultra”新能源产业专场暨百园百校万企创新活动在光谷举行。活动现场,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正式启动。这也是武汉首个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概念验证中心,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正式启动。图/通讯员提供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由武汉新
炎炎夏日,位于牙克石市近郊的一处露营基地成为热门打卡点,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与精心规划的露营设施,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及户外运动爱好者前来体验,掀起了一场回归自然的露营热潮。露营基地坐落于牙克石门都大桥附近,毗邻清澈溪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营地划分出多个功能区域,包含传统帐篷露营区、现代化房车露
新华社兰州7月23日电(记者崔翰超、贺晋)1米8上下的身高配上130公斤的体重,身材魁梧的罗藏却旦站在赛场中央,目光坚毅,一举将沉重的皮袋抛过肩头。这名30岁的藏族小伙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特地赶来迭部县,只为圆一个念念不忘的“则巴”梦。 这是举皮袋的比赛现场。新华社记者 贺晋 摄“则巴”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