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德研究人员借助古老花粉追溯被子植物起源时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1:54:00    

新华社柏林5月22日电(记者褚怡)借助封存于化石中的古老花粉,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与波恩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将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追溯至1.23亿年前,较此前认知提前200万年。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

研究团队在葡萄牙卢西塔尼亚盆地沿海沉积物中发现了花粉化石。研究人员通过对检测样本的分析,从4种微化石中识别出典型三沟结构,即花粉粒外壳上有三条小沟。研究人员表示,现存72%的被子植物仍保留此形态特征,成为鉴定该类群的关键依据。

为精确断代,研究团队利用相关同位素定年技术与生物地层学分析,对沉积层中的贻贝壳化石展开研究。分析结果不仅将被子植物起源时间提前200万年,还提供了迄今最精确、最可靠的双子叶被子植物首次出现的证据。研究还显示,卢西塔尼亚盆地的地理位置表明,原本认为被子植物的早期形态仅在热带地区进化,实际上在中纬度地区可能比以往认为的更为常见。

尽管取得上述突破,但被子植物的起源机制在科学界仍是未解之谜。该研究负责人、波恩大学教授尤利娅·格拉文迪克说:“自达尔文时代以来,(被子植物的)发展究竟始于何时何地,依然是生物学上的一大谜团。”此外,板块运动和大规模气候变化对被子植物发展产生的具体影响仍尚未可知。

相关文章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8日讯 近日,烟台大学药学院传来喜讯:2021级本科生孟志豪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IF=8.5)发表新型“活”水凝胶伤口敷料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负载光合小球藻及抗菌剂实现可控产氧、抑制感染、加速愈合三重功效,以低成本、可持续方式解决缺氧与感染难题,为海洋资源
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昨日的“凉爽一日体验卡”失效,6月15日,四川盆地烈日回归,盆地最高气温又将快速回升到35-37℃。明后两天,热度还会增加。高温的“返场”在意料之中。6月14日15时20分,四川省气象台就继续发布高温蓝色预警。6月15日,四川多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绵阳盐亭、德阳中江等地甚至发
近日,泉州正式启动第八批泉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申报工作,计划遴选不超过18个泉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入选的每个团队给予100万元工作经费支持。申报时间截至8月8日。百万经费支持创新创业据了解,此次申报对象包括:2022年1月1日以后,从泉州市域以外引进的掌握国际国内先进创新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吴璨 马印竹阿尔茨海默症令无数家庭谈之色变,该病起病隐匿,持续进展且不可逆。在出现明显症状之前的15至20年大脑病变已悄然发生,诊断及干预窗口前移,是减少发病率的关键措施。2025年5月19日,发表于认知领域顶刊《Alzheimer’s&&Dementia:
新华社柏林5月22日电(记者褚怡)借助封存于化石中的古老花粉,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与波恩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将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追溯至1.23亿年前,较此前认知提前200万年。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研究团队在葡萄牙卢西塔尼亚盆地沿海沉积物中发现了花粉化石。研究人员通过对检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