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金昌市农艺研究院:试验田里春耕忙 戈壁实验绘新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13:38:00    

四月芳菲,春回大地。金昌市农艺研究院试验田变身为“人才+科技”试验田,成为全市农业创新人才的“练兵场”。



走进试验田,新翻过土的试验田被烈日镀上一层金光,十几名工人头戴草帽,弯着腰将玉米种子一粒粒摁进覆膜的土垄中。微风掠过戈壁滩,卷起细碎的沙尘,却掩不住这片土地上蓬勃的生机。占地近0.467公顷的试验田,被分割成整齐的方块区域。东侧地块中,几名工人正操作播种机精准投放南瓜种子,机身印有“农丰种业”的标识;西侧则是一片刚翻新的土壤,几名科研人员蹲在地上,用仪器测量土壤的碳含量,这片试验田像是戈壁滩上的“绿色实验室”。

“这里不仅是农田,更是实验室。”金昌市农艺研究院农艺师程喜莉介绍道。

该项目围绕“人才工作平台阵地建设 + 农业科学技术攻关模式下人才培养”展开研究,主要开展土壤碳固存机制、磷添加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农业病虫害高效防治策略、西北春玉米育种技术突破及先进应用、南瓜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植物种植资源的收集与保存等科研工作,旨在构建全市首家集“科研、院校、龙头企业”于一体的跨界融合人才培养新生态,形成科技攻关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双轮驱动模式。


在试验田核心区,程喜莉弯腰拨开一垄覆膜土壤,检查种子的埋深。“去年我们从省农科院、金昌市农丰种业有限公司和酒泉农科院引进了580份玉米种质资源,筛选出100份进行杂交试验。”她随手拿起一袋标着“抗旱系谱”的种子,解释道:“金昌常年干旱,传统玉米品种产量不稳定。我们希望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既高产又耐旱的新品种。”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但更关键的是人才。程喜莉语气坚定地说道:“我们通过项目把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拧成一股绳,让年轻人既会拿试管,也能下田地。”她透露,今年试验田预计产出5个玉米新品系,南瓜离体培养技术也将进入田间验证阶段。

夕阳西下,工人们陆续收工,田垄间的滴灌系统自动启动,细密的水雾滋润着新播的种子。在这片戈壁与绿洲交界的土地上,一场由科技与人才共推的“农业革命”,正悄然生根发芽。

记者:张诗雅 焦旭玉

来源:镍都金昌客户端

编辑:常远

责编:闫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


相关文章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8日讯 近日,烟台大学药学院传来喜讯:2021级本科生孟志豪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IF=8.5)发表新型“活”水凝胶伤口敷料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负载光合小球藻及抗菌剂实现可控产氧、抑制感染、加速愈合三重功效,以低成本、可持续方式解决缺氧与感染难题,为海洋资源
7月3日上午,天津市西青区2025年度农业主推技术现场推介会走进小沙窝村谷力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农业科技课堂设在了田间地头。这场由西青区农业农村委主办、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提供技术支撑的活动,通过“现场讲解+实地观摩+实物展示”的形式,让种植户在家门口学到了设施萝卜、番茄的高效栽培技术。本次活动聚
6月28日,吉浙对口合作宣传营销推广系列活动暨社区团购营销推广活动启动仪式在浙江省杭州市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绿色 安全 健康 共享”为主题,由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办,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吉林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协办。活动大大提升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在浙江、长三角地区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市场
眼下正值大蒜收获期,在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白桥镇的连片蒜田里,蒜农们正忙着采收大蒜,一袋袋鲜蒜等待装车。“以前施肥、浇水全凭经验,现在跟着专家学田间科学管理。按照‘科技小院’给的施肥‘处方’,今年每亩大蒜增产200多斤,亩均产量达到3000斤。仅大蒜一项,亩均纯收入就有3500多元。”白桥镇南董村大蒜
气温回暖,春耕提速。截至5月16日,全省粮食作物已播种4420.6万亩,占预计播种面积的82.3%。其中,玉米春播接近尾声,已播种4056.7万亩,进度达到96.6%。目前正是水稻泡田插秧的关键时期,沈阳、盘锦、辽阳等水稻主产区插秧陆续展开,已栽插119.4万亩,进度达到15.9%,大规模的插秧工作